在日據時期的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民國二年)六月





台北州廳以公共衛生經費五萬六千餘元,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建築構造由磚木混築,一樓採清水紅磚牆,上開彩繪玻璃窗





二樓採木構造外覆雨淋板,黑瓦屋頂為了透氣設有通風窗





整棟建築外觀具英國別墅風貌,是北投溫泉發展的代表性建築





 











 





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特色建築,也曾幾經興衰





一度淪為電影片廠的倉庫,並逐漸荒廢

直到民國83年,一群北投國小的師生在進行鄉土教學時





偶然發現了這座塵封已久的「公共浴場」,才在地方人士的大力奔走下





將建築核定為三級古蹟,最後於民國八十三年復建完畢

成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復建期間所遭遇的辛酸與挫折,是一般觀光客難以想像的






 















 




館內參觀人數有限制,同時不得超過一百人在館內參觀




進入博物館要脫鞋,並換穿館內免費提供的拖鞋




 











 





榻榻米這間是以前來這沐浴後的人用餐、休息和乘涼的所在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部落居住的地方


後來清初時期漢人前來北投開墾故改稱為『Pataauw』、八投、八頭


 















 




溫泉博物館特地設立一個展區讓民眾了解奇特的北投石




和介紹北投溫泉的相關硬體設備




 















 



北投溫泉的泉質可分為有青磺泉、白磺泉和鐵磺泉三種



 
















 




以舊照片帶領民眾感受昔日北投溫泉鄉的懷舊情愫




 










 



這一座溫泉浴場採東洋和西洋混合的建築形式



充滿了大正時期特有的歐洲風味



 








 



外型是座醒目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西洋的拱廊拱窗、彩繪玻璃、煙囪及半圓高窗



拱窗的彩繪玻璃,就在修護前遺失,現在是複製品



 










吊點滴的牆壁



這一排整齊的小鑽孔可是在幫博物館吊點滴喔



目的是要注射防潮藥水,博物館在修復期間



曾經大規模的在一樓外牆鑽孔注滿藥水



讓一樓的木材建料全部經過防腐處理



現在大部分都已經填滿,只剩下這一排點滴鑽孔提供大家參觀



 









 




『溫泉大浴池』,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參觀重點之一




歐洲風格的大浴池僅限男性沐浴


浴池裡面這灘高鐵質水,是從地下冒出來的


到一定的高度,工作人員就會抽掉


如果做防水,怕水會從別處冒出壞了這棟建築


因此形成這浴池常有一灘高鐵質地下水




 




















 





怎落落長地講了一堆博物館的歷史與背景?


我喜歡泡溫泉,更想得到知識


來到博物館拿了一堆簡介便貼上與各位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范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