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牛客家文化館,係由深具大埔客家特色的土牛村


劉屋老夥房重建而成,劉屋老夥房是山城客家墾拓史上的重要象徵


因九二一大地震而全倒,歷經六年時光, 終於仿原貌重建成為土牛客家文化館


 




 


文化館除了保留客家文化,並且將客家文化的歷史源流


食 衣 住 行、文化禮俗、宗教信仰等等傳承下來,為歷史做見證


並且以文物資料建築等方式展現客家文化精神


 





 


於2001年九月落成的啟成公紀念公園便以「土牛」為其精神象徵


一方面紀念早期來台開墾的客家先民,一方面也期望土牛所代表的


「任重道遠」「任勞任怨」形象並開拓出屬於客家民族的世外桃源


 




 


劉屋老夥房(土角厝合院)建於嘉慶年間,劉家子孫在這兒已生活兩百多年


現在的土牛劉屋,已經轉型為客家文化館,開放給各界遊覽參觀


 







石岡鄉舊稱石岡子,乃因本鄉地處大甲溪南岸沙洲


因在滿佈石磊之坑谷口處,建莊而得名


民國九年易為石岡庄,本地原名為"拍仔海"是平埔族人居所地


康熙末年石岡才有客籍移民來此開墾,至乾隆二十六年


漢人墾拓拾九個土牛為漢番之界,並嚴禁越界開墾


 




 


然而由於閩南文化較強勢,居多數的客家文化反倒逐漸隱而不見


為了保存客家鄉親原有的文化樣貌


同時也將閩客互動融合後,所衍生的特色文化加以展現


因此才創設了石岡鄉客家文物館



 





 


水池還可以看見可愛的鴨群在此嬉游水中,還有很多魚在池中悠遊自在






 


傳承客家文化,正廳堂則供奉劉家祖先,三合院外設有


一潭儲水防火用的月眉池,早期移墾的先民,都是來自廣東省的客家人


因此語言風俗習慣均屬客家系統下,所堪稱客家莊


 











 


很奇怪照這麼多相片,唯獨這兩張嚴重失焦


 






 


兩邊側房內展示客家居民的生活起居用品


看見熟悉的建築、夥房、老水缸、藍衫、粄、客家八音


展現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及文化演變,極具歷史價值


 




















 


嘉慶末年,劉啟東於土牛,建立祖祠號為"德馨堂" 堂橫式圍屋、 半月池、敬字亭


震災前,劉家夥房三合院內雕樑畫棟,古文物林立在各個廳房與諸多角落


曾經名列中縣古蹟建築之一,常有客家文化的專家、學者 、教授


乃至大專院校歷史、環境工程、建築系,師生前往參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范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